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农业区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该类农业区所在地形属于
| A.冲积扇 | B.河流沿岸平原 |
| C.河边滩地 | D.河口三角洲 |
此类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 B.流水沉积 |
| C.冰川沉积 | D.流水侵蚀 |
这里聚落的分布特点
| A.分散在山区 | B.集中于山前地势较高的地方 |
| C.成条带状分布于山麓或河流两岸 | D.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
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9~22题。
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
| 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
|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 D.常年受西风影响 |
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 A.地势起伏大 | B.北高南低 |
| C.山河相间 | D.中间高四周低 |
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小 | B.有冰期 |
| C.水位变化大 | D.落差小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乙地区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区
| A.矿产资源丰富 | B.资金雄厚 |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力丰富 |
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15~18题。
甲岛位于乙岛的(
)
| A.西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甲、乙两岛气候
| A.都属于热带气候 | B.东西两侧类型不同 |
| C.受地形、洋流影响较大 | D.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 B.甲岛屿 的面积比乙岛大 |
|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
甲岛比乙岛的区时
| A.早5小时 | B.晚5小时 |
| C.早11小时 | D.晚11小时 |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12~14题。
Q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 C.洋流 | D.地形 |
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 C.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读欧洲局部地区图,回答10~11题。
图中甲地是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地,影响该地葡萄酒工业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悠久 | B.葡萄产量高,品质 优良 |
| C.位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 D.地处航海线要道,交通方便 |
乙地区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
| A.冬季受暖流影响明显 |
| B.夏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
| C.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
| D.冬季受反气旋控制,多阴雨天气 |
读我国华北某城镇略图,回答7~9题。
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是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有关该城镇钢铁厂区位评价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地势平坦,利于建厂、节省投资 | B.交通便利 ,利于能源输入 |
| C.靠近城区,便于工人上下班 | D.处于城市盛行风下风向,污染较小 |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该城镇拟规划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点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