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风向是___________。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是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①②③④⑤自然带的更替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⑤⑥⑦自然带更替更符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图中共有个断层,从地形来看B处属于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边界。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处。
(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
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如果G处发生地震,图中地表各点中,地震烈度最大的是。
右上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的是;属于高温熔化的是;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右图是北半球夏半年某日A、B两地太阳高度角随时间的变化状况,读图后回答(每空2分,共8分)
(1)A地的纬度是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3)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4)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②
③④
⑤⑥
(2)⑤、⑦两地垂直相差米,若两地图上相差距离为2.3厘米,实际水平距离是千米。
(3)若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4)图中的河流的流向是。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线路,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8分)
(1)图中数码代表的海底地形是:
①,
②大陆坡,
③,
④。
(2)海底地形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填图中数码),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米,且坡度较小。
(3)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海沟,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