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今之清谈孔孟。……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他
| 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B.正确指出了明 朝灭亡的根源 |
| C.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D.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
某学者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创立于()
| A.汉朝 | B.隋朝 | C.唐朝 | D.宋朝 |
《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其影响是( )
| A.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 B.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
|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
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B.设立三省六部,分散相权 |
|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海海战等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 A.抵制西方文明 | B.发展资本主义 |
| C.反对封建统治 | D.反对外来侵略 |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
| 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
| 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
|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
|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