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视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
|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 A.加剧内忧外患 |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
| C.激化中日矛盾 |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
1979年,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她信奉自由企业理论,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措施,对英国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 )
| A.凯恩斯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经济理论 |
| B.发展经济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适时调整政策 |
| C.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
| D.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到了超越国家资本主义历史阶段 |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一现象说明
|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 | 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
| 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 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
表一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 棉花 |
担 |
6. 54% |
5. 72% |
| 印花布 |
匹 |
14. 25% |
4. 98% |
| 棉纱 |
担 |
6. 94% |
4. 86% |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有学者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
|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
|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
|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