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假设其基因型为AaBb,2N=4)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中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相应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图中②和④时期都可发生基因A与A的分离和A与a的分离 |
B.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b、c、e |
C.乙图中位于Ⅰ阶段的细胞有d、e |
D.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于甲图中的④阶段 |
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
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
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 |
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 |
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
B.艾滋病患者有很多死于癌症,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有关 |
C.广泛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的本质是抗体 |
D.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分裂 |
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
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