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利用动物细胞
培养的方法能够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
锥形瓶、细胞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 ,根据这些变异细胞占全部
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把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人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 。
② 。
③ 。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细胞培养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将细胞固定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中央,加1—2滴一定浓度的 染色,3—5 min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 期的细胞,并与 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实验结果:
培养瓶 |
A |
B |
C |
Q值 |
1.3% |
12.5% |
0.1% |
Ⅵ.实验结论: 。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同种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
(2)图2中____细胞处于图l中的CD段。
(3)图2甲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含有条染色单体。
(4)图2丁细胞的名称为,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
(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一中的区段(填字母)。
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基因用A、a表示)为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请回答:
(1)乙病(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方式为。
(2)Ⅲ2个体的基因型是。如果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图中Ⅲ2与Ⅲ3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得病的概率是。
(3)Ⅱ5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时期。
(4)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细胞中的基因,原因是。
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核内DNA数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b→c,f→g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乙中,A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条,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发生在图甲中的阶段。
(3)图乙中,D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对,其细胞名称为。
(4)将图乙细胞按减数分裂顺序连接起来。
图1表示一个水稻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 a、b代表细胞器)。图2表示在温度、水分都最适宜时,水稻O2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结构a、b的名称依次是。
(2)图1中③的名称是,②的名称是。
(3)图2中若A点突然停止光照,水稻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填“增加”或“减少”)。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后,限制水稻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4)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2中点的光照强度。请在答题纸上画出从B点提高5℃后的曲线变化趋势。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序号),实验中应始终保持生物活性的是(序号)。
(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A.做⑦实验时,可用洋葱表皮代替洋葱根尖 |
B.做①实验时,可用甘蔗代替苹果 |
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
D.做②实验时,可用苏丹Ⅳ代替苏丹Ⅲ染液 |
(3)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②⑤⑦,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