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下表是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
材料二:下图是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图。
材料三:下图是南海区位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从以________为中心,向以 为中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以___________洋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2)根据材料三,南海地处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_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是_________.
(3)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亚洲货物运往北美一般采用M航线(如材料二所示)。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析N国吸引我国制鞋、纺织等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读“相同纬度的拉萨和宁波海拔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3分)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理由为。
(2)(3分)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理由为。
(3) (2分)两地中夜晚气温较高的是,理由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据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12月26日13时45分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图中丙附近)执行护航任务,于十天后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下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右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图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A月 |
B月 |
|
气温(℃) |
18.0 |
19.2 |
降水(min) |
58.3 |
242.3 |
(1)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原因是 、 ,B最可能是 (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4分)
(2)简要说明影响本区的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2分)
(3)乙海区夏半年盛行离岸风使底层海水上泛,这时沿岸气候有何影响?(2分)
(4)若考虑风向与洋流,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在通过北印度洋海域时,刚好风、流(填“顺”或“逆”)。(2分)
下图为南美洲沿海区域图,图中甲乙两城经度大致相同,相距约300km。乙城年降水总量大于甲城,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甲城。据此分析判断回答:
(1)此季节甲乙两城的气候特点分别是、;甲城日落时间(早于、晚于、同于)乙城。(3分)
(2)若由甲城出发沿海岸线向北跨越约30个纬度到达某处,试推断到达地的气候类型
及其成因。
(3)图中山峰所在地形区的成因是;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与该山峰的自然带分布状况大致相同的是。
(4)若下列四图中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且a>b>c。四图中与流经甲城河流此时的情况相符的是。
(5)试描述流经甲城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读日照图,并完成下列要求。(24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这一天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__。
(3)A点的时刻为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
(4)在A、C、D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的点是________点,此刻,与B点太阳高度角相同的点是_______点。
(5)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 方向移动,湖北武汉市的昼长逐渐_________(变长,变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_(变大,变小)。
读“某地工业布局示意图”,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该布局都是合理的,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风。
(2)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分布上还具有不少优点,请列举两点。
(3)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建____________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