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右图为该区域未来利用趋势,读图回答各题。

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a)之比,即×100%,它是空气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读饱和水汽压与温度关系图,回答1—2题。
1.图中空气M的相对湿度约为()
A.63.5% B.73.5%
C.80% D.125%
2.若不考虑空气水汽压的变化,M地空气相对
湿度较大的季节一般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A.“高—低—高”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人口增长过渡模式

读我国西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形剖面中平均坡度最小
的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地在引南部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时,需重点
防治()
A.水土流失 B.草场退化
C.土地荒漠化 D.土地盐碱化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2.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A.180千米 B.1800千米
C.400千米 D.4000千米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7~9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