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
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 A.客观唯心主义 | B.主观唯心主义 | C.可知论 | D.不可知论 |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同镜子对物的反映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A.③→④→② | B.②→③→④ | C.③→②→④ | D.②→①→③ |
下列漫画《画像》(作者:于海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 C.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量变的过程 | D.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初步开发的阶段,对自然伤害很小,自然基本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改造自然的阶段,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许多方面已难以修复。这表明
①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③自然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下列名言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①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也
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质,“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④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