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在装置甲和乙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活性酵母菌和煮沸并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后,将两装置置于25℃的环境中进行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则装置甲、乙中温度计的变化最可能是
A.均高于25℃,且甲>乙 | B.均低于25℃,且甲>乙 |
C.均高于25℃,且甲<乙 | D.均低于25℃,且甲<乙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其表达产物可由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
B.蓝藻细胞中不存在细胞器 |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 |
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
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小麦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
B.用含有3H标记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胰腺细胞,在核糖体上可以检测到放射性 |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 |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18O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转基因羊。人的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下列相关分析、推断中,正确的是( )
A.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存在于转基因羊的乳腺细胞中 |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
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人体细胞 |
D.目的基因与运载体依据基因重组原则连接成重组 DNA |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
B.细胞代谢速度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
D.癌变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结果 |
将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前期 |
B.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都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 |
C.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
D.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