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割开)。以下实验步骤不恰当的是
| A.第一步:将3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 |
| B.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单侧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光照方向由上至下直射 |
| C.第三步:移走胚芽鞘尖端,然后将材料托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
| D.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
| C.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定向变化 |
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中除哪项外都正确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
|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
|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
| B.生殖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
| 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
| D.并非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
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刺激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
| B.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反复舔食树洞中的蚂蚁不断伸长的结果 |
|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长期的相互选择 |
|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