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影片《盗梦空间》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甚至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这部影片()
①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肯定存在决定思维 
③夸大思维的作用 ④正确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漫画《无题》(作者:周喜悦)中主角的行为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B.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人的认识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2012年中秋十一黄金周,是高速公路免费试验通行的第一年,但高速公路却被堵成了停车场。据此回答题。
有人指出,中国国情决定中国私家车发展需要理智。按德国西部每1000人有510辆车的水平,中国的汽车排列起来可绕地球67圈,如果那样,全世界生态系统会完全乱套。这种推测()
①是唯心主义的表现②是一种猜测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推断④是意识前瞻性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经历了大堵车的出游者,在面对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想占国家便宜却赔了时间又遭罪,纷纷表示下次出游会选择更灵活的方式。材料表明()

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D.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无条件的②人类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两为天。”与“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分歧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六十一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激流;六十一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一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一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一年的历程体现了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