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 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若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的水溶液,请写出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常温下,某纯碱(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所至;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至。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给甲和乙两位同学的说法以评判(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3)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m1 m2(选填“<”、“=”、“>”)
(4)钢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①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该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正极: ;
②为了降低某水库的铁闸门被腐蚀的速率,可以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________。
A.铜 | B.钠 | C.锌 | D.石墨 |
③图乙所示的方案也可以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其中铁闸门应该连接在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
(5)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 - blogid=515359c40100g2ml&url=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orignal/515359c4g79a1c1001942&690
①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 (用a、b表示)。
②负极反应式为 。
③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 。
(普通班)(15分)已知常温下,AgBr的Ksp=4.9×10-13,AgI的Ksp=8.3×10-17.
(1)AgBr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写出其表达式;此时溶液中c(Ag+)=mol/L;
(2)现向AgBr的悬浊液中:①加入AgNO3固体,则c(Br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②若改加更多的AgBr固体,则c(Ag+);
③若改加更多的KI固体,则c(Ag+),c(Br -)。
(3)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
B.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Ksp小的溶解度也一定小 |
C.难溶盐电解质的Ksp与温度有关 |
D.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再次达到溶解平衡,AgCl的Ksp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
(实验班)常温下,取0.2 mol·L-1 HCl溶液与0.2 mol·L-1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0.2 mol·L-1 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填“>、<或=”)。
(2)求出混合物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 (Cl-) −c (M+)= mol·L-1,c (H+) −c (MOH) = mol·L-1。
(3)若常温下取0.2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说明MOH的电离程度(填“>、<或=”)MCl的水解程度。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若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 7(填“>、<或=”)。
(普通班)(13分)(1)常温下, CH3COONa溶液呈 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2)室温下,若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是。
②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③c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关系为,在该溶液中存在多种守恒关系,其中c(NH4+)+c(H+)=(用离子浓度表示)。
如图所示,甲、乙两装置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装置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装置中的________棒,乙装置中的________棒。
②乙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两装置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装置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装置中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_______,乙装置碳极的电极反应属于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装置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制备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仪器应干燥,其原因是。
该加热过程中,温度计控制的温度
(2)写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3) ① 合成阿斯匹林时,加饱和NaHCO3的作用是。
② 过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
(4)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试剂是。
(5)该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原料用量:2.0 g水杨酸、5.0 mL醋酸酐(ρ=1.08 g/cm3),最终称得产品m=2.1 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