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见证中苏友谊的一幅照片。照片中的历史性会晤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中![]() |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中苏结成抗美援朝同盟 |
D.中苏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
C.是否为统治阶级服务 |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
下图见于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正确的是()
①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②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③反映了理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④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董仲舒提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
A.“制天命而用之” | B.以德治民 | C.施行“仁政” | D.“以法为本” |
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