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这是“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最美的洗脚妹”刘丽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   )

A.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如果把木头锯成无用的粉末, 虽然也耗费了劳动时间,可是却没有价值了。这说明:() 
①有用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劳动的凝结并不一定都形成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能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解读《论语》。回答题。
《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一成不变的特点

通过于丹的解读,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论语》。这说明()
①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
③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在谈到中国戏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时,戏剧家郭汉城指出,时代与环境变了。而戏曲的变化却没有跟上时代,因而生存受到很大的影响。但他断言,戏曲不会消失。据此回答题。
戏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说明()

A.传统文化必将消失
B.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
C.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D.传统文化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要让戏曲不消失,我们必须()
①发展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