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放线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B.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
C.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CO2的固定需要ATP和[H]参与 |
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组成 |
(江苏卷.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
(课标I卷.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
(北京卷.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
C.可裂解乙肝病毒 | D.可被蛋白酶水解 |
(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 |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