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 )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孝文帝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他这样做有利于( )
①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
③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④巩固对北方的统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据史书记载: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孝文帝改革导致鲜卑族灭亡 |
B.迁都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
C.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
D.否定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进步性 |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 ( )
A.推行均田制 | B.实行三长制 |
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
被北魏孝文帝比喻为“以大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 )
A.均田制 | B.三长制 | C.俸禄制 | D.改穿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