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14分)Ⅰ、右图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这说明该淋巴细胞上有与该激素结合的     
⑵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           
⑶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在此发生了由         信号转化为      信号的过程。
⑷若图示炎症部位是感染甲流H1N1病毒病人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被       细胞产生的
       清除。如果病毒已侵入细胞内,则需经历       免疫过程清除。 
⑸若图示炎症器官为肾脏,疾病为肾小球肾炎,其主要特征为蛋白尿,且全身浮肿。若要检测其是否为蛋白尿,可选         试剂进行检测。
Ⅱ、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3.4
16.0
28.2
40.5
56.5
56.5
0.03%
2.3
11.2
19.8
27.6
27.5
27.5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                  
⑵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原因:                                
⑶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               
⑷右图为某植物25°C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b点与c点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请在图中画出30°C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番茄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例问题。

(1)图中的叶组织块要经过    (填“消毒”或“灭菌”)后,才能接种。在工作台上接种时,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接种过程要在    旁进行。
(2)该过程所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 ,其中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是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3)图中b表示番茄组织培养中的     过程。在过程c中,若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                   
(4)番茄叶组织块能够形成番茄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    

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

(1)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图乙中物种    最可能符合这种增长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3)若图乙中的1、2、3三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该是          。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物种    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基因型
饲喂条件

Aa
aa
室温(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及数量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全部残翅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20℃)
正常翅91 残翅89
III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温(20℃)
正常翅152 残翅49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亲代雌果蝇中    (填表二中序号)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亲代果蝇中③的基因型一定是    
(2)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         共同调控的。
(3)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      ,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思
路,首先将第I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
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的比例为       ,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代①与亲本     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    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
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     结合,将     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      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
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μM)
根伸长区细胞长度(μm)
1
对照
175.1
2
0.20ACC
108.1
3
0.05IAA
91.1
4
0.20ACC+0.05IAA
44.2

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     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          
(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
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乙烯通过促进              来影响根生长。
(4)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展。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           来影响根生长。
(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对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           实现的。

为鉴定一批种子的存活率,某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I:取若干培养皿,倒入含有溴麝香草酚蓝的琼脂溶液,使其成一均匀的薄层,冷却后备用。
Ⅱ:在温水中浸泡种子,使种子吸足水分。
Ⅲ:取上述种子200粒,整齐地埋于上述培养皿中,间隔距离至少1cm。然后将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小时。
Ⅳ:观察种子附近琼脂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水中浸泡种子时,测定了种子呼吸过程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如图所示。3时至4时,种子的呼吸场所为    。4时至40时,种子呼吸分解糖类生成的最终产物有    ,40时以后种子的呼吸方式最可能为    
(2)上述实验操作Ⅳ观察到种子附近的琼脂颜色由蓝色变    色再变    色,说明种子是有生命活力的。
(3)有人认为用上述实验鉴定种子的存活率并不严密,还应采用    做同样处理,进行对比观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