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C.因直接中断正常代谢活动而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D.是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及细胞编程性死亡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下图示某同学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水仙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数字标识其左侧细胞)

A.1的染色单体数为其它细胞两倍
B.2的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为1︰2
C.3的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为1︰1
D.4的中心粒数为2个

下图表示氧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不正确的是

A.与a点相比,b点时与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
B.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氧浓度
C.氧浓度不变,a点时提高温度,细胞有氧呼吸速率一定会降低
D.氧浓度为0时,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下列四种现象,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B.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时反应速率随底物含量的变化
C.储藏的水果呼吸作用强度随氧含量的变化
D.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随时间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