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
B.将CO2通入溶有漂粉精的水溶液中可生成次氯酸 |
C.将SO2通入CaCl2溶液可生成CaSO3沉淀 |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可使Cu2+还原成Cu |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O22SO3(g),已知起始时c(SO2)="0.4" mol·L-1,c(O2)=1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将( )
A.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B.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 C.达到平衡状态 | D.无法判断 |
将0.5molPCl5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 PCl3+Cl2,一段时间后测得PCl5的浓度为0.3mol/L,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l5)= 0.4 mol/(L·min),则这段时间为( )
A.![]() |
B.![]() |
C.![]() |
D.![]() |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如图所示,在下列因素中,影响O~t1时间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 | B.镁条的表面积 | C.Cl-的浓度 | D.溶液的温度 |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 kPa。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 (s) + 4HF(g) SiF4 (g) + 2H2O(g),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不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v正(HF)= 2v逆(H2O) |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 | 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