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测量一只电压表的内阻RV。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为3KΩ);电阻箱R0(阻值0—9999.9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Ω,额定电流为1A);滑动变阻器R2(0—1500Ω,额定电流为0.5A);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为0.5Ω);电键S及导线若干。
①如果采用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压表的内阻,并且要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给出的器材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 。
②在以下所给的实验步骤中,排出合理的顺序为:
A.合上电键S;
B.使滑动触头P处于最左端,R′的阻值调至最大;
C.保持滑动变阻器的解头位置不变,增大电阻箱的阻值,使电 压表示数为满偏读数的一半,记下电阻箱的此时阻值R2′
D.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满偏,记下电阻箱的此时阻值R1′;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应为 ;
④在上述实验中测得的电压表内阻值会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三名同学分别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把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 – F关系图线分别如图
(乙)a、b、c所示。
某同学看到a、b、c三个图线,认为都存在误差,则该同学对误差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图线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该同学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
B.b图线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该同学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
C.c图线出现明显偏离直线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c图线出现明显偏离直线的主要原因是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两相邻计数点间距如图所示。设相邻两计数点时间间隔,则加速度
表达式为
= (用题目中给的符号表示),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的有。(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 |
B.木板的质量![]() |
C.滑块的质量![]() |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 |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
)
某同学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合点,图中___________是
、
合力的理论值,是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
与
的和,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V,内阻1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a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根据图a,在图b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有一个未知电阻R,用图中P和Q两种电路分别对它进行测量,用P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5.5V,0.49A,用Q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4.4V,0.50A,则用图所示电路测该电阻的阻值误差较小,测量值Rx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