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朝主流经济本能的作用 | B.英国商品的倾销仅限于五口以及东南沿海 |
C.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 D.鸦片输入增加削弱了国人的购买力 |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新突破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无线电通讯试验成功 B核武器试验成功
C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 D内燃机车发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措施有
①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进行技术、干部支援
③实行改革开放④进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66、196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发展情况如下: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比上年 |
国家财政总收入 |
比上年 |
1966年 |
2534亿元 |
+17.8% |
558.7亿元 |
+24.4% |
1967年 |
2104.5亿元 |
-10% |
419.4亿元 |
-25% |
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比上一年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八大”制订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②“大跃进”中的错误被彻底纠正
③“文革”动乱尚未扩展到经济领域 ④1965年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
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中提出的重要土地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维护农民阶级利益 B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C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D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