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0年,是武汉城市圈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3年来,武汉城市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材料二: 随着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要使区域内的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重点建设,不仅要从局部入手,更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协调规划,要加速推进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等各项生态工程的建设,实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区域联动和协调。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关停、取缔力度。同时也要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只有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保护和创造生产力,为中部经济带建设提供生态屏障,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要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发展新路。试用所学知识说明这条新路的内容,并结合材料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几点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促进中部崛起为什么要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政治学依据。(12分 )

材料一: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2008年1月—9月,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目的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2008年10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为了尽快扭转这一趋势,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材料二:2009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指出,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事关民生,将成为中央财政支出的重点。据预算,2009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合计72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原因。(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后,某班组织学生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次别
时间
增加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
1988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第二次
19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三次
1999
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第四次
2004
三个代表、三个文明、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

研究
结论
修宪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写入宪法,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可以看到,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半月谈》载文指出,“征服自然“是一个流行了几十年的响亮口号。在那个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年代,靠着这个口号,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个惊天动地的业绩,绘就了一幅幅移山填海的华章。
材料二:近年来,随看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环境灾害接锺而至,大自然不断地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是自然之子,而不是什么“征服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我们今天应当树立的环境新观念。
结合材料说明,人类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活动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