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是武汉城市圈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3年来,武汉城市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材料二: 随着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要使区域内的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重点建设,不仅要从局部入手,更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协调规划,要加速推进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等各项生态工程的建设,实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区域联动和协调。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关停、取缔力度。同时也要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只有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保护和创造生产力,为中部经济带建设提供生态屏障,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要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发展新路。试用所学知识说明这条新路的内容,并结合材料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几点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促进中部崛起为什么要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10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概述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些欧洲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不断传出针对中国充满矛盾的声音,“中国应该救欧洲”、“中国向欧洲提出‘恐怖要价”’……欧债危机阴霾迟迟不散,中欧关系也随之变得微妙复杂。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新形势下中欧双方应如何推进中欧关系。
2011年11月8日,是北京市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某校35名中学生也参与了投票,投票结束后,记者采访其中一位中学生,这位新选民说:“场面没我想象的那么宏大、热烈,但当我把选票投进去的时候,真的觉得我长大了,第一次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了,同时还有点紧张,怕行使不好这个权利。”
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行使好这一权利的认识。
(14分)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刨建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请说明我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应该有何作为?(8分)
(14分)材料一: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简述推
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4分)
材料二: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
战略构想 |
提出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十六大 |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
建设和谐文化 |
十六届六中全会 |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 |
十七大 |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 署"文化强国"战略 |
十七届六中全会 |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
(2)依据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
展的?(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