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桦按36.题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
| 实验次数 |
I/A |
A、B间电阻值R/Ω |
| 1 |
0.80 |
5 |
| 2 |
0.60 |
10 |
| 3 |
0.48 |
15 |
| 4 |
0.40 |
20 |
| 5 |
0.34 |
25 |
| 6 |
0.30 |
30 |
表1
(1)小桦分析表1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 ;
(2)小桦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小桦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
(3)正确操作实验后,小桦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
表2
| 电流I/A |
1.20 |
0.60 |
0.40 |
0.30 |
0.24 |
0.20 |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小明同学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如下实验:
1)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侧的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他应。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240g。
③把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g。
④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10cm3。
⑤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ρ牛奶=kg/m3。
2)在密度的测量过程中,若所使用的托盘天平的砝码已经生绣,会导致质量的测量结果。
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7所示,他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后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_______(填写“最左边”或“最右边”)。
(3)如果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短路 |
|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
| C.电流表与电压表并联了 |
|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cm。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王艳同学发现学校运动场地上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铅球,如图所示,于是他想利用这些器材亲自体验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请你帮他设计应如何去做。
(2)说明该实践中怎样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如图所示,是用来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就越大,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木块后,木块运动距离越长,说明小球具有动能越大)


(1)分析比较实验甲与实验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乙与实验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动能与物体的和有关,_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