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前途问题 | 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
C.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 | D.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 |
推动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 B.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从根本上说是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 |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 D.太平天国内部的尖锐矛盾决定的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
右图是毛泽东的著作《反对党八股》。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毛泽东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运动的缺陷是()
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 |
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
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 |
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