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章 总纲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材料三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个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4分)试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这部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的学习方式,试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探究一下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问题。
(1)若要研究“雅典(公元前6—4世纪)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发展历程”这个课题,你将选择哪些材料(重大事件)?为什么?
(2)有人认为“民主政治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
(3)“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与古希腊民主制度有着传承的关系”,试以近现代英国的议会制度为例予以说明。
(4)结合下列两则材料回答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有何差异?成因是什么?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国王不能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权利法案》
材料二“联邦主席的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称为德意志皇帝”“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条约”“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宪法》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图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407年,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在无定河以北、黑水以南修筑都城(统万城)。赫连勃勃曾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此之善者也。"北魏灭夏以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底沙泛起成流沙。至北宋末,这里已是一片沙漠(今毛乌素沙漠)。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隋至宋初统万城地区人口统计略表

材料三
1886年美国首次出现沙尘暴,1894年和1913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又分别发生两次沙尘暴。1931年发生严重干旱,1932年冬刮起了强风,加剧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芜。据美国官方统计,如果以能见度小于一英里为准的话,这样的沙尘暴1932年14次,1933年38次,1934年22次,1935年40次。整个沙尘暴肆虐范围达1000万英亩。沙尘暴造成美国农业减产和农业收入减少。频繁的沙尘暴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如同恶梦一般。当时的一首歌这样唱道:"这漫天尘土侵入我的家乡,从此我不得不漂泊四方。一场尘暴来势汹汹……好像乌云计划遮住太阳。"
--摘编自(美)唐纳德•活斯特《尘暴》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统万城建于哪一历史时期,说明该城所在地区自建城至北宋末年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步频发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
(1)史料研习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辑万里①,乃不僭位号,不传予孙,而剑为②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腰腰乎三代之馈意③,其治国常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④,……米利坚和重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无恶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 ⑤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结合1787年美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
(2)理论指导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共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理论来源
基本主张
实践过程
结果
孙中山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
马列主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3)社会调查
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北京市民对50年代新社会的感受。请参照示例,任选一个题目说明调查理由。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1950-1952年农村土地改革
调查理由:了解当时农村废除封建剥削关系、农民获得土地的感受。
调查题目①: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
调查题目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调查题目:(写出序号)
调查理由:
(4)问题讨论
日本、西欧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对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经济繁荣的原因,有不同的认识角度。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事实加以概括。
角度l:经济因素
角度2:政治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出现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材料一 1965年独立之初,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走“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路线。并提出“出口主导”战略,其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国家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材料二从l962年开始在不到40年之中,韩国取得了被誉为“汉江奇迹”的经济成就。韩国政府提出“出口第一主义”、“先工业化后农业现代化”的策略。至2002年韩国的国民总收入由2 3亿美元增加到4,770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由87美元增加到1 0,013美元。
新加坡、韩国的经济发展道路被学者称为东亚发展模式。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和韩国政府在经济腾飞中发挥的共同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