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丙图中①的碱基排列顺序与③不相同
B. 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C. 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比例不能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 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1种 | B.4种 | C.8种 | D.16种 |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 B.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 C.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 D.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
下图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四个试管都有产物产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两个试管内的产物都是DNA | B.a试管内模拟的是DNA复制过程 |
| C.b试管内模拟的是转录过程 | D.d试管内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 |
右图所示为自然界遗传信息在三种生物大分子间的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4途径常见,其他从未被认识到 |
| B.2、4、9途径常见,其他几乎从未被认识到 |
| C.2、3途径常见,1、3很少见 |
| D.1、2、4途径常见,3、5、7少见,其他未被认识到 |
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方法,人的DNA“指纹”是指DNA的
| A.双螺旋结构 | 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
| C.碱基配对原则 |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