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
C.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 D.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隋唐时期 | B.汉朝和宋明时期 |
C.隋唐和宋明时期 | D.隋唐和晚清时期 |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B.朱熹的“格物致知” |
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
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评论:“周之制度,当以《孟子》为主,以正周礼之失”;“乃知孟子性善之说,终是稳当”;“故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义更无他道”。由此可知,黄宗羲推崇孟子的()
①以礼治国主张②性善论③仁政学说④兼爱思想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