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此语表明他( )
A.赞美雅典人的集体荣誉感 | B.坚持轮番而治的原则 |
C.主张人尽其才的用人标准 | D.反对直接民主的形式 |
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B.宣布实行多党制 |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
D.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是指赫鲁晓夫()
A.打破了对斯大林的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
C.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最终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变不了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B.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
C.部分国有企业采用租让制和租借制 |
D.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 |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股票投机活动异常活跃 |
B.商品市场的萎缩 |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D.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