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为某国略图。表是该国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该国不断承接和发展了新兴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其西北部的莫西卡利地区有望成为区域性第一电子工业园。

表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请回答:
(1)该国以哪两种地形为主?描述该国西部沿海等深线的分布特点。
(2)据图和表比较甲、乙两城气温、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3)分析该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4)分析该国莫西卡利地区承接和发展电子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2)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3)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4)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中对应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的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PI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约________℃;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________℃和________℃。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伸展成________,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