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 月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图中B、C、D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
(2)此时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值 季。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赤道相同的纬线是 。
(4)此时,D点所在地方时为 。E点地方时为 。
(5)这一天,B地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6)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 (东、西)偏,后向 (东、西)偏。
(7)DB线正处于 (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 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
(8)A在B的 方向,D在B 的 方向。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⑴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动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 __。
生态建设:。
其他方面:。
(4)若该地区传统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简述其对移入地的影响(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
材料二:气候、石油、粮食的关系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为了提高全世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每年的6月5日被确定为“世界环境日”,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
(1)材料一中①②两条曲线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填空(填写选项所代表的字母):材料二中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A.CO2大量排放 | B.森林破坏 | C.石油资源的短缺 | D.人口增多 |
(3)请列举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就气流状况而言,甲是__________;
(2)A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
(3)CD(虚线)和EF(虚线)两线附近能形成锋面的是______线。
(4)甲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是_________天气,乙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是__________天气,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是在类似_________(甲或乙)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农村及乡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读我国局部及某地农村面貌变化图,回答问题。
(1)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说出图中A处21世纪初农村面貌已发生的明显变化。(12分)
(2)为了方便区际联系,如果在上海、B岛之间修建一座跨海大桥,应该考虑哪些因素?(8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阿富汗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二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甲)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乙)。
(1)描述阿富汗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简析图甲所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