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

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论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的建立

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
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

“从1500至l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19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这一阶段()

A.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趋加强 B.代议制度普遍建立
C.马克思主义产生 D.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

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含义是()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