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这里“兴衰消长”的转折时期是
A.20世纪后期 | B.19世纪末期 | C.18世纪末期 | D.17世纪后期 |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中国某一历史时期读书笔记。以下正确认识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
C.“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拔乱反正 |
D.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1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力图改变我国工业布局 |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工业的垄断 |
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 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己的实力 |
明朝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20家大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榨油原料亦主要靠“商人从北部镇、淮、扬、楚、湘等贩油豆来此”。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门镇出现了雇佣关系 |
B.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C.石门镇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D.石门镇的榨油原料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地 |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
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
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该图四条曲线反映了中国近代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代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是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