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 ▲ 结构,结构D的名称 ▲
(2)图2中N的名称 ▲ ,XYZ合称为 ▲
|
(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实验操作 |
观察部位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 |
A与C的电位变化, E的收缩情况 |
▲ ①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B |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
▲ ②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D |
|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
▲ ③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E |
下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 ,d、e分别代表 、 。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 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 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 。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 ,主要分布在 。
(4)a受抗原刺激后,亦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并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如 和 ,以增强免疫功能。
(5)若X是胞内寄生菌,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 免疫,由 细胞去裂解靶细胞。如果X是HIV,则图中 细胞(用图中字母表示)会大量死亡,最终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醛固酮,则作用的靶器官是 。
(2)若图甲中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 。
(3)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 ;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结构③的名称是 ,②中的液体为 ,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传递方向的特点是 。
(4)若细胞4能产生细胞因子,它是由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而来。
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生理效应是 。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 、 、 、;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3)从图中分析,根、茎、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按照依次增强的次序排列为 。
(4)该图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 的特点。
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pH值属于 变量。
(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3)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 (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
(4) 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为什么? 。
(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
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 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
某科研小组开展CO2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CO2浓度 (μmol﹒mol-1) |
叶绿素a (mg﹒g-1) |
叶绿素b (mg﹒g-1) |
气孔导度 (mmolCO2﹒m-2﹒s-1)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
350 |
2.09 |
0.71 |
275.5 |
22.51 |
550 |
2.32 |
0.87 |
238.5 |
26.88 |
750 |
2.40 |
0.91 |
209.5 |
31.28 |
(备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1)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原因是 。
(2)由表可知,高浓度CO2更有利于 的形成(“叶绿素a”或“叶绿素b”),由此推测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 。
(3)水分利用效率是指蒸腾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同化的CO2的量,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会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①CO2浓度升高有利于 ;②气孔导度减小 。
(4)根据研究,可提高温室栽培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