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地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地区优势的是
A.藏北高原——沼气 | B.内蒙古高原——风能 |
C.四川盆地——太阳能 | D.浙江——潮汐能 |
分布密度是指某种地理事物在某区域内的分布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右图是某区域农作物分布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5—17题造成图中该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水源 | C.热量 | D.土壤 |
图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植被破坏 |
C.荒漠化 | D.环境污染 |
图示地区是世界上城市最早的诞生地,其主导因素是
A.气候与科技 | B.土壤肥沃与灌溉便利 |
C.宗教与军事 |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
读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 |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
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
该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1~13题
城市 |
① |
② |
③ |
|
平均气温(℃) |
1月 |
5 |
11 |
21 |
7月 |
29 |
27 |
26 |
|
平均降水量(mm) |
1月 |
47 |
75 |
1 |
7月 |
150 |
5 |
610 |
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 B.上海 罗马 孟买 |
C.北京 罗马 雅加达 |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
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 B.大陆东岸 | C.大陆内部 | D.赤道地区 |
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
B.亚寒带针叶林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读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9~10题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1200W,500N | B.1200E,500N |
C.1000E,400N | D.1000W,400N |
若飞机从M点出发,由最短的航程到达N点,则其飞行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C.一直向西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
图为我国某地区及其该地区近三十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图,完成7—8题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河流的影响是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B.河流含沙量减小 |
C.河流流域面积增大 | D.河流汛期缩短 |
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农业资源,该地区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