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O2、H2、C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B.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
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 |
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 |
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
D.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色不变 |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
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 |
B.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 |
C.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D.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