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到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到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这是我党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以上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
C.物质与意识性质不一样 |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影片《盗梦空间》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甚至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这部影片
①否定物质第一性②肯定存在决定思维
③夸大思维的作用④正确揭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主要是
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②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④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他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
①同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都回答了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
③同属于唯物主义④都无法回避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