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某两岛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图中M、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毫米)。
(1)简述乙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2)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简述M地降水季
节分配的原因。(10分)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两地河流在开发利用上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人口规模最小的一地,并简要说明理由。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
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
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
该图分别是“山西省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和“山西地貌书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描述山西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水文观测发现,图示河流下游近些年来含沙量比前期多年平均值有所减小,推测可能的原因。
据图判断该省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分析该区域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7为新疆部分区域图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塔里木盆地内部的地势特征。
说出塔里木盆地沼泽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塔里木河实现20多年来的“首次全年不断流”,试说出其流域管理局可能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