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读图回答各题。图中过A地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A.东南一西北 | B.东西 |
C.东北一西南 | D.南北 |
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 B.地形 |
C.交通 | D.气候 |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所,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A.流向 | B.含沙量 |
C.汛期 | D.流量 |
图为某地潜水埋藏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图中潜水与溪水的关系为
A.潜水补给溪水 |
B.溪水补给潜水 |
C.潜水与溪水无补给关系 |
D.A地潜水更新速度比溪水快 |
图中B地潜水埋藏深度大约为米
A.85 | B.89 |
C.4 | D.1 |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 ( )
A.1 500米 | B.2 000米 | C.3 200米 | D.4 500米 |
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环节的水量和d环节的水量相等 |
B.若该地位于北美西部,则c通常为向西南方向输送的水汽 |
C.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
D.e环节表示地下径流 |
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e环节在海岸带地区主要为侵蚀作用 |
B.g环节属于内力作用 |
C.i、h、l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
D.②③两种岩石可以相互转化 |
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
A.汛期时e环节输送量减少 | B.f环节蒸腾加强 |
C.i处岩块上升加速 | D.甲处泥沙淤积增强 |
高空中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大气温度高而融化成温度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图表示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锋面 | B.暖锋锋面 |
C.锋面气旋 | D.反气旋 |
冻雨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哪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当某地区地面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正处于
A.过境前 | B.过境时 | C.过境后 | D.单一气团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