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极地投影图”,图中ACB线是晨昏线,其中AC段是晨线,C点的纬度数值是66°34′,据此回答各题。图示时刻北半球的节气为
A.春秋分 | B.夏至 |
C.冬至 | D.无法确定 |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6:00 | B.8:00 | C.12:00 | D.18:00 |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在该日的影端运行轨迹(虚线)的是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农场主 |
经营方式 |
面积 |
年收入 |
备 注 |
李春风 |
种养结合 |
200亩 |
20万(种田13田万+养猪7万) |
现有53户计划发展100户 |
张小弟 |
机农结合 |
200亩 |
20万(农机服务4万+种田16万) |
现有140户计划年增20% |
总体情况:松江现有家庭农场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良田面积的80%,户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
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②交通运输的完善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④国家政策的扶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使该地()
A.粮食作物品种调整 | B.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少 |
C.非农用地面积减少 | D.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若图示西南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湖泊萎缩,洪涝更加频繁 |
B.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
C.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
D.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
图中P湖周边耕地不足,人地关系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②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④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美国与日本相比()
A.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
B.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
C.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
D.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
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
C.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
D.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读图回答以下问题。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②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④⑤ |
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③改善枯水期水质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下图中a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 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
b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
B.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
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C.水源 | D.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