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6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又称钓鱼台(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渔船受到日本一艘巡逻船冲撞,并非法扣留中方渔民渔船。中方表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回答(1)~(3)问题。
(1)钓鱼岛成因属于____
A.珊瑚岛 | B.火山岛 | C.冲积岛 | D.大陆岛 |
(2)读下图,上半部为我国局部海域等深线图,虚线为断面线,下半部为沿该线作出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图,运用海底地形知识,说明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领土?
(3)日本妄图强占面积仅有6.344平方公里的钓鱼岛,根本意图是什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材料二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1987年被意外发现,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向东北可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至广西,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该地正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如下图,并完成(4)~(7)问题。
(4)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_____米。
(5)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选择在冬季的主要原因。
(6)据图文材料,宋代商船可能在冬季沉没,分析说明判断理由(从船头朝向、风向和洋流方面作答)。
(7)珠江三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是。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等温线E地向低纬(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请问F地的走向特点是,其原因是
。
(4)分析P城市形成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石羊河水系位于河西走廊东段,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左图)。材料二:汾河流域示意图(右图)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河,判断理由是。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3)根据图1、图2和所学知识,试分析石羊河和汾河水文特征的相同点。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每年的1月到8月,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为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
材料二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
(1)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什么变化规律?(2分)
(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盆地和________________平原地区。(4分)
(3)图中虚线A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以东为_______油菜区,以北以西为_______油菜区。(4分)
(4)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 。(4分)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F三地位于___________区,C地位于____________区。
(2)造成B→A→F地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___
(3)E地植被主要是草原,D地是荒漠,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
(4)C地和D地发展种植业的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但限制性条件不同,C地主要是___,D地主要是_________(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它为甲国的国花。
(1)简述甲国地理位置的特点。(3 分)
(2)分析图中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国向日葵生长的有利条件。
(4)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全球变暖对图示海域及沿岸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