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Na2CO3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3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棉花具有可燃性 |
B.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
C.Na2CO3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
D.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一定量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B.电解水 |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
D.氢气还原一定量氧化铜 |
某气体可能由H2、CO2、CO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粉末变成蓝色;④最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对该气体成分推断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H2、CO和CO2 |
B.一定含有CO、H2,一定不含CO2 |
C.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H2和CO2 |
D.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CO2,可能含有H2 |
有一瓶30%的某溶液,倒出其四分之三的体积后,再加水到原来的质量,然后再倒出一半体积,所剩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3.75% | B.7.5% | C.11.25% | D.22.5% |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 |
Cu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CaCl2 |
CaCO3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C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炭 |
D |
H2O |
Ca(OH)2 |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再过滤 |
“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
B.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C.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