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 A.只有①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④ | D.①②③④ |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7 | B.1:9 | C.1:5 | D.2:9 |
化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符合下列关系图,图中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Y为Fe,Z是氢氧化钠则D可能为氢氧化铁 |
| B.若X为NaOH,Y、Z为氧气,则D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
| C.若X、Y为O2,Z为水则D一定为H2SO4 |
| D.若X、Y、Z全为O2符合条件的A不只一种 |
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成4等份。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Na2O2、Na2O和Na,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的NaOH质量一定最小 |
| B.加入的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 C.制成饱和溶液后,4份溶液中所含NaOH质量相同 |
| D.加入的NaOH、Na2O2、Na2O、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2 |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 ①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的pH大于7 |
| ② |
向溶液中滴中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 |
CC14层呈橙色 |
| ③ |
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④ |
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离子的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下列各组物质中需用其他试剂才能鉴别的是 ( )
| A.新制氯水、NaBr溶液、盐酸 | B.AgNO3溶液、NaCl溶液、NaI溶液 |
| C.NaCl溶液、NaBr溶液、CCl4 | D.HBr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