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B.![]() |
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 |
D.乙图当有I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克![]() |
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g)+2B(g) 2C(g)+D(g) 。现将4 molA和8 molB加入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至10min时,改变某一条件,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0~5min内,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
B.反应从起始至8min时,A的转化率为50% |
C.5min时的平衡常数与10min时的平衡常数不等 |
D.第15min时,B的体积分数为25% |
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只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Fe3+、Fe2+、SO42-、Cl-、
Ba2+、I-。现取部分溶液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①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②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过滤后将滤液分为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大量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色.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Fe3+、SO42-、I- |
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Na+ |
C.原溶液一定显中性 |
D.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Fe2+、Ba2+ |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元素位于ⅥA |
B.A不能溶解于B中 |
C.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 |
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
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 >c(OH-)=c(H+) |
D.0.2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2c(H+)-2c(OH-)=c(CH3COO-)-c(CH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