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2ml淀粉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②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液试管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6支试管分成三组,每组各有一份淀粉液和一份淀粉酶溶液,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水中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 B.①③②④⑤ | C.①③④②⑤ | D.①④②③⑤ |
细胞能够完成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是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B.线粒体供能 |
C.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 D.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
用含18O的葡萄糖示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 B.葡萄糖→丙酮酸→氧 |
C.葡萄糖→氧→水 |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
如右图表示pH、温度与反应物剩余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酶的最适pH为8 |
B.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C.pH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
D.pH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以下关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中的ATP主要来源于细胞呼吸
B.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
C.细胞中的ATP含量很少,但数量恒定
D.人的心肌细胞中,ATP的合成速度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细胞或细胞内的某种结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含有双层膜结构
B.只有真核细胞才具有甲和乙结构
C.丙结构具有纤维素成分的细胞壁
D.丙所含的遗传物质是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