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而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0%左右;水泥产能过剩3亿吨,而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将新增产能超过2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在建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仍达560万吨和200万吨。
材料二 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当前要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发展的指导。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9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做题(本题分A、B两题,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由于目前中关贸易逆差数额巨大,2OO8年7月26日、8月1日,美国参、众两院的两个委员会分别通过议案,要求政府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惩罚.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表示反对,并要求总统行使否决权。
材料二 2OO8年1O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了《食品安全法(草案)》,欲建立完善的食品监管系统,以确保食品安全。还将通过座谈会、立法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后,再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请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网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材料一中这种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运行原则及其重要性。(6分)

材料一 2008年11月和12月我国出口额增减情况
月份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减(%)
2OO8年11月1149下降2.2
2OO8年12月1111下降2 1.3
注:2008年11月,我国7年来出口首度月度负增长
材料二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可以理解成惊吓,被吓倒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了一下,很惊奇或者难以理解,感觉被“雷”过一样。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带来的冲击,在2009年的地方两会上,也出现了很多“雷人”的提案。如北京政协委员李某提议,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用爱心和民族精神鼓励居民消费,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他们一年的收入都用来消费。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2分)从《经济生活》中消费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北京政协委员李某建议的认识。(6分)
(2)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北京政协委员李某建议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合理性。(4分)

据《半月谈内部版》报道,二位北京客商想在山东沾化县投资3000万元建设大型的纺织项目,因该项目建设要毁占大面积枣园而遭县政府拒绝。该县负责人表示,我们需要招商引资实现GDP的快速增长,但我们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全县50万亩冬枣园不但是我们生态立县的根本,更是全县农民的“摇钱树”。目前,沾化不仅利用枣园富了百姓,还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产业结构实现了延伸和优化。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该县“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这一做法的合理性。(12分)

“与父母对话”为主题的班会部分摘记:
学生:“我爱我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不吵架,与子女间没有代沟,共筑和谐家庭。”“我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喜欢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不让我与问题学生交往。”
家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有了一点进步就沾 沾自喜、骄傲自满;否则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今年我省公示的新高考方案,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道德品德或公民素养达不到‘合格’,不能填报高校志愿,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仅仅看到子女的成绩,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现在的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
(1)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学生与家长的话进行评析。(9分)
(2)现在的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认识。(8分)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2009年11月7日,教育部长袁贵仁说,各地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袁贵仁表示要尽快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政府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这符合唯物论的什么方法论要求?这一方法论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按这一方法论要求办事?(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