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外国人在征得清政府允许后,在苏州开办了一家工厂。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图片中所示的历史遗迹控诉的殖民强盗是()

A.俄国侵略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句话反映了他()

A.热爱和平的愿望
B.对贪生怕死的鄙视
C.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
D.具有清正廉洁的优良品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