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某改革方案中主张:效法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兴办医院和医院,设鳏寡孤独院、育婴堂……这一方案应该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

原煤

烧碱

电动机

棉纱

棉布

火柴

卷烟

面粉

比重

28.3%

59.4%

79.6%

46.7%

40.3%

63.4%

80.6%

80.4%

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

A.

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

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 3 . 81 % ,中农 9 . 76 % ,富农 29 . 65 % ,经营地主 21 . 77 % ,平均负担水平 21 . 70 % 。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

A.

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

B.

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

C.

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

D.

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

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辛丑条约》签订

B.

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

清末新政的推行

D.

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

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

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

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

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

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

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

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