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⑤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