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行者于天下,为仁矣。”何谓五者之,孔子回答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欣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
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 |
| 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老百姓信任,实施仁政 | |
| 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 |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 B.国际金融体系建立 |
| C.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
古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制度()
| A.世袭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西晋人傅咸在这篇赋中盛赞的是()
| A.毛笔 | B.墨 | C.砚台 | D.纸张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维新变法 | D.辛亥革命 |
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以“穿衣”为喻,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符合你的身份地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统一着装不就行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 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