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行者于天下,为仁矣。”何谓五者之,孔子回答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欣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 |
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老百姓信任,实施仁政 | |
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 |
恩格斯曾说:“(希腊人)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下列因素中不能说明希腊为“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是
A.城邦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
B.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
C.拥有史诗、戏剧、哲学等世界文化珍品 |
D.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
元代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北曲 |
B.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
C.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勾栏” |
D.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但却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排斥 |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逐渐形象化 | B.逐渐多样化 | C.逐渐简约化 | D.逐渐国际化 |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
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这段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官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 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